Quantcast
Channel: 新浪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65

什么样的女人爱吸烟? | 大象公会

$
0
0
“我纹身,抽烟,喝酒,但我是个好女孩呀。”


文/郑子宁


都市中,穿着入时,手拿细长女士烟的俏佳人十分常见,似乎,越来越多的女性正加入到烟民队伍。


吸烟的女性往往更加性感——她们更“坏”、更蔑视规则、更有魅力。拍摄城市题材的导演酷爱此类形象,比如王家卫电影中抽烟多是点睛之笔。像这样:


影片《堕落天使》中,演员李嘉欣抽烟的镜头


很多人将此与现代化、女性解放联系起来,认为是女性进步的标志。常见的说法是,吸烟一直是一项男性的社交活动,女性烟民的增多,是反叛、平等的表现。


不过,历史上女性吸烟率的变化表明,事情没这么简单。


【普遍的吸烟】


长期以来,中国吸烟率最高的女性群体并非都市女性,而是农村老年妇女。而且与一般预设不同,女性吸烟率在经济发达地区并不高。


1996年的调查显示,中国男性吸烟率地域差别很小,女性吸烟率差距明显。整体而言,中国女性吸烟率为4.2%,最高的是东北和华北,达到10%以上,经济更发达的华东华南地区,却分别只有2%和3%。


我国18岁以上吸烟者吸烟类别的地区、年龄、性别分布


城市并没有促进女性拿起烟卷。21世纪之前,全国女性中农村的吸烟率都高于城市,年龄上,中老年女性占多数,吸烟率随年龄上升而上升,65岁女性达到14.4%。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并不复杂——更早的时候,中国女性吸烟风气比现在流行得多。1908-1912年出生的中国女性吸烟率为25%左右,远高于后来的任何时段。清末虽然没有详尽的统计数据,但据传教士记载,从更加现代化、更加城市化的西方到来的他们,却震惊于中国妇女吸烟的普及。


东北四大怪之大姑娘叼烟袋


因为最初,吸烟的主要功能是解乏、消遣,还没有引起让人们讨论的符号意味。


与现在卷烟一统江湖的景况相比,早期烟草的使用方法更为多样,不仅有烟斗,也有咀嚼烟叶、鼻烟盒等等其他享受方法,大概是由于咀嚼烟草以后吐出的动作不雅观,女性不太咀嚼烟草,以烟斗抽烟和闻鼻烟盒为主。


下层劳动者尤其喜欢这种能快速解乏的消遣。地理大发现之前的美洲土著就是如此使用烟草的,到了烟草传入欧洲初期,下层女性也没有什么顾忌,大量消费廉价烟草,倒是上层和中产女性较为矜持,公共场合吸烟被认为有失身份,只好在私人场合吸食,为了规避公开场合吸烟的不良观感,美国出现了专供女性吸烟的俱乐部,可见女性吸烟之普遍。


印尼苏拉威西岛上正在咀嚼烟草的妇女


早期的女性吸烟非常普遍,主要功能也是解乏、社交,还谈不上性感、叛逆的含义。


那么,事情在什么时候起变化呢?


【烟具的演变】


卷烟的诞生,改变了这一切。


19世纪中期,自动卷烟机出现,快速、低廉地制作卷烟,逐步成为主流的消费方式。


与笨重的烟斗和鼻烟盒相比,卷烟让女性有机会在吸烟的同时,施展自己的性魅力——嘴唇包裹式的接触,对男性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轻盈地吐出白色的烟圈、掸去烟灰,都显得十分妩媚。作为对比,你很难想象如何用烟斗或者水烟袋作出同样的动作。


玛丽莲梦露吸烟照


卷烟本来的性意味,加上城市化的沉闷压力,让女性吸烟尤其受到排斥,人们越来越多的将吸烟与坏女人的形象联系到一起:

1908年,纽约甚至通过法律禁止女性在公共场所吸烟;在英国,会所禁止女客吸烟,彪悍的英国妇女不惜为此斗殴;在日本,吸烟被看作是游女(即妓女)的专利,因为她们已被排斥在主流人群之外。


强大社会压力下,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卷烟在女性中并不流行。


中国的情况较为特殊,直到20世纪中期,卷烟也没有完全普及,但比较地区差异,仍能反映出类似变化。


哈德门香烟广告


20世纪中后期,卷烟开始取代各种自制土烟,女性吸烟率立刻下滑。但是在较为封闭、物资流动较少的华北和东北地区农村,烟斗、烟袋仍占主流,所以华东、华南女性因卷烟普及吸烟率下滑的同时,东北老太仍然怡然自得,旁若无人的吸食烟袋。


无论是在影视作品还是现实生活中都很常见的东北老太太形象


整体而言,20世纪之前,世界女性吸烟率都在下滑。但之后,西方国家的女性吸烟率陆续上升。


这一次,终于轮到政治因素登场了。


【我抽烟,我骄傲】


20世纪,西方新一代的女性果敢异常,她们突破禁忌,争取投票权,争取短袖短裙权利,争取裸体权利,争取从事医生律师等男性垄断职业的权利。当然,她们不会忘记争取吸烟的权利。


初期的女权运动目标明显——拥有和男性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因此,具体操作中经常有意模仿男性行为。


20世纪早期卷烟消费几乎都为男性垄断,和男性一样吸食卷烟,是女权运动的标志性动作之一。


——1929年纽约第五大道,十位女性叼着香烟,骄傲地宣布自己的独立和自主,女权主义者鲁斯·海尔看后十分激动地高呼:“女人们!燃起另一束自由的火把!点亮另一个性禁忌!”


——1966年,法国著名设计师圣·罗兰设计了第一件女性吸烟装,引起时尚界轰动。


圣罗兰YSL设计的女性吸烟裝


烟草业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天赐良机,各大烟厂纷纷推出目标客户为女性的卷烟。如烟商Luckies就请了大批知名女性进行广告拍摄,广告中出现的吸烟女士各个身型窈窕,光彩动人。


夸张的是,吸烟开始被说成有多种益处——让人容光焕发、情绪舒畅,甚至瘦身。有针对女性的烟草广告更是直接说“抽烟吧,别吃糖果啦”。为了迎合女性的习惯,烟商推出细长版的女士专用烟。


社会运动和卷烟厂的共同努力卓有成效。财富杂志1935年的调查发现,当时40岁以下美国女性吸烟率高达26%,而四十岁以上女性不过9%。


MARLBORO针对性别所推出的不同款烟草广告


年轻女性吸烟率迅速上升预示着未来几十年女性吸烟率的高企。这一波的女性吸烟浪潮自上而下,始自上层女性,如罗斯福总统的夫人就公开吸烟。60年代初的资料显示,美国吸烟率最高的女性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与之相应,60-70年代时女性吸烟率随收入的提高而提高。


这种女性吸烟率的提高和女权运动的推进程度息息相关。引领世界风气的美国和英国,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即开始出现女性大量吸烟的现象。其他欧洲国家明显慢上一拍。当今女性吸烟率之冠的希腊更是后起之秀,从70年代开始异军突起,女性吸烟率不断升高。


在这样的趋势下,许多发达国家男性和女性吸烟率已经相差无几。英国和美国高中女性吸烟率甚至一度超过高中男生吸烟率,而新西兰挪威等国家,女性整体吸烟率已经超过或和男性几乎相同。


世界范围内女性吸食烟草制品的比例


奇怪的是,东亚国家却似乎并不完全遵循这个规律。


【东亚女性的春天】


日本工业化较早,各方面跟欧美国家更有相似之处,但是日本女性的吸烟率从来没有超过15%。而日本男性吸烟率峰值达到60%左右,同样,今天韩国、中国的女性吸烟率都远远低于男性。


吸烟的日本妇女


然而,目前的形势已经有所变化。


日本的经验颇值得关注。1999年,日本20-29岁的年轻女子吸烟率高达23.2%,而60-69岁的妇女则降低为7.2%。逆转了之前老年女性吸烟率高于年轻女性的状态。


至于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1996年进行的调查显示,15岁以上女性4.2%是烟民,15-19岁年龄组则高达10%。2002年全国“行为危险因素监测”中的吸烟调查也发现,15-19岁以及20-24岁年龄段的中国女性吸烟率呈现上升趋势,与之相比,全体女性吸烟率则缓慢下降。


不同年龄中国女性居民吸烟行为的分析。来源《中国居民吸烟行为的现状分析》


2005年调查中,18-45岁的城市女性吸烟率已经反超了农村。而且这些新一批的女烟民放弃了旧时的手卷烟和旱烟等形式,普遍吸食卷烟。


特别在大城市中。深圳市女性吸烟率最高的年龄段是25至44岁,部分小型调查显示,北京的年轻白领女性吸烟率也高于其他女性群体。


城市道路旁,吸烟的女性并不少见


不过,在女性吸烟率最早攀升的发达国家,吸烟率已经开始逐渐回落。美国女性吸烟率在1965年达到高峰34%,九十年代后期已降至22%到23%左右。澳大利亚女性吸烟率则从2001年的21%降至2011-12年的16%。


1998年NHIS(美国国民访问调查)发现,受过8年以下教育和16年以上教育的女性吸烟的比例最低,这和60年代女权运动高涨时,高学历女性爱吸烟形成鲜明对比。


当今西方社会,吸烟在收入较低的女性中更为流行,高收入者吸烟率逐步下降。而且,男性和女性吸烟者的社会阶层、教育程度、收入情况分布已经渐趋统一。


在男伴面前,吞云吐雾的女性


今天,中国男性吸烟的特点已经和发达国家较为接近,即受教育程度越高、经济条件越好的男性吸烟比例越低。但女性吸烟则颇有美国60-70年代的状态的影子:不少受过高等教育,条件优越的女性反而拿起了香烟。


也许,东亚国家正在重复英美在20世纪早期走过的道路——越来越多独立自主,受过良好教育,拥有高可支配收入的新一代俏佳人正在吸着卷烟来宣示自己和男人们的平等。不知道在禁烟越来越严厉的今天,是否还会有一次以香烟为符号的女权运动。


版权声明

大象公会所有文章均为原创,

版权归大象公会所有。如希望转载,

请事前联系我们:

bd@idaxiang.org

知识 | 见识 | 见闻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65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