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新浪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65

我不能孤单地挂在你身旁 | 大象公会

$
0
0
曾经并列的朱毛像什么时候只剩下了毛,历史上,中共曾挂过哪些领袖像,又有哪些领袖曾与毛像单独并挂?


文/郭子健


如果你幸运地在外国政要造访北京或其他重大国家喜庆的日子里乘车经过长安街,你能亲眼看到天安门城楼正中央挂着的毛主席像——在中国人的印象里,从1949年10月1日起,那里就挂着主席像。


实际上,1949年后的天安门城楼,并不总是挂着毛主席像,而且挂领袖像时并不总是只挂毛主席一个人的像。


【没有领袖的群像时代】


中共悬挂领袖像的传统,最早可追溯至延安时期。


延安早期中共挂像并无章法,重大节日上,除马恩列斯等“革命导师”外,朱德、邓小平、高岗、彭德怀、林伯渠等党内领导人以及李鼎铭等党外人士的画像,都曾紧紧围绕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在国共合作、一致抗战的蜜月期,孙中山、林森(时任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甚至是罗斯福、丘吉尔的画像都曾在中共大会的主席台上出现过,且位置还在毛之前。中共因此一度成为了最爱挂像的政党。


后世或许难以理解的是,中共在1940年之前于根据地的诸多场合,有时只悬挂孙中山和蒋介石的画像。不仅如此,他们还仿效国民党,宣读总理遗嘱,对着孙中山像鞠躬。


即使是在国际劳动节、十月革命纪念日等共产党意识形态专属的节日中,依然是孙中山、蒋介石和列宁、斯大林的画像挂在一起,中共领导人的肖像则完全没有出现。


中共五大上的马克思、孙中山、列宁像


这一时期正是共产国际遥控中共的最后光景。中共此前由留苏派的博古、王明、张闻天领导,远在江西瑞金就提出了“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并将自身视为“共产国际在中国的一个支部”。


中共抵达延安后,长征中失势的王明再次被共产国际派回国内传达指示。而当国共合作之后,孙中山、蒋介石便被中共视为国家领袖,列宁、斯大林则被视为国际共运领袖,所以身为“党支部”的中共自然也就不存在领袖,只有领导。


抗战时期中共根据地领袖像的悬挂

(根据日本学者丸田孝志《革命的礼仪》整理)


不过这种情况在1945年后,发生了根本转变。随着毛泽东的地位提升与国共关系恶化,国民党的领袖像便“搬”出中共的视野,而毛像出现的频率不仅开始显著增加,并且还具备了越来越多的仪式功能。


据《人民日报》记载,农民在土改的诉苦及翻身大会上,都会对着毛像哭诉自己的悲惨遭遇,感谢毛主席分给他们土地;春节期间,许多农民家中还将财神与灶王的画像换成毛像,新年头件事便是给毛主席磕头。


时已进入抗战尾声,罗斯福和丘吉尔们当然无福消受这种敬若神明的礼遇,而蒋介石像在根据地被做成纸人当众烧掉。


【没有朱,哪有毛?】


伴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国民党领袖和党外人士以及诸多党内领导的画像,统统都从毛像身边“搬”走了,唯有一个“老邻居”例外,他就是毛泽东的亲密战友朱德。


无论是长征、抗战还是国共内战时期,官方描述中,朱德和毛泽东总是肝胆相照,而朱毛二人的地位也超越其他党内领袖,它也自然体现在长期相邻的朱毛像上。


朱德在战争年代德高望重。手握重兵之际,他便坚定地支持毛泽东,井冈山会师成为朱毛合流的重要象征。毛泽东则在改编军队、与留苏派作斗争等过程中需要朱德大力配合,而朱德与世无争的性格也使朱毛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只是合作关系。


井冈山会师


北平七七纪念大会上天安门城楼悬挂朱毛像


1943年3月,毛泽东被推举为“政治局主席”,在拥有最终决定权的同时,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党内领袖。朱德也紧跟脚步,很快就在次年的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成为党内二号人物。此后的中共七大又使朱毛的地位再次得到追认,在当时选举出来的五大书记中,朱毛分列前两位。


与此同时,朱德还在先军政治的战争时期,先后担任了工农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以及解放军总司令。当然,中共一直以来都奉行“党指挥枪”的传统,毛泽东作为军委主席手握军队实权,所以朱德的象征地位不言自明。


虽然朱像还没到让农民顶礼膜拜的地步,但在很多重大场合,它都能与毛像一并悬挂,而其他画像即使出现也只能屈居两侧。中共七大时,毛与朱的侧脸像就曾一起挂在会场中央;国共内战时期,解放军在组织群众举行入城游行时也会高悬朱毛像,“毛主席、朱总司令”曾成为民众口中最顺嘴的称呼。


中共七大会场中央的朱毛侧脸像


然而,事情正在起变化。


1949年后,“朱总司令”在《人民日报》出现的次数便越来越少,仅在副刊的几篇纪实文学中有所提及,“文革”十年里更是从未露面。甚至在措辞上,曾经的“老总”如今也被贬为了“同志”。朱像理所当然地从毛像的身边“搬”走,并且几乎在公共场合消失。


首先是和平年代,朱德的象征意义变得不再重要。1954年,朱德长期担任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被取消,设立由国务院领导的国防部,彭德怀担任国防部长。朱德则从1959年后一直担任全国人大委员长,专门负责会见外宾和主持人大会议。


党内地位更能体现朱德的地位变迁。


1956年的中共八大上,朱德虽当选政治局常委,但排在刘少奇和周恩来之后,位居第四;1966年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朱德不仅不再是中共中央副主席,而且还排在林彪、康生与陈伯达之后,还不如失势的刘少奇;1969年的中共九大上,朱德甚至都没能进入政治局常委;1973年的中共十大,朱德虽回归政治局常委之列,但仍排在倒数第三,直至去世。


1956年9月,中共八大闭幕式上,朱德并没有站在毛泽东身边


之后的文革初期,朱德甚至曾经挨过批斗。1966年,毛泽东刚提出“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在正睡在我们的身旁”时,党内很多干部完全不敢想象赫鲁晓夫会是当时的“刘主席”,一度“会错意”批斗朱德。


据朱德之孙朱和平回忆,刘少奇主持的1966年5月的中共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林彪直指朱德是党内赫鲁晓夫,而陈毅则称朱德“想黄袍加身,有野心”,周恩来也附和说,朱德是“不可靠的,不能信任的”。


毛主席不在场时,昔日与他平起平坐的朱德在批斗会上权威尊严扫地,既是为将来的批斗树立标准,也是一次提前练兵。


文革初期,热衷于打倒钦定大人物的红卫兵,打的手滑,一度喊出朱德是“黑司令”的口号,但1949年后,朱德并未重权在握,很难成为重点打击对象。


在中共十大召开后不久,毛泽东与朱德终于见面,并对许久未见的后者说了这样一番话:“过去国民党要‘杀朱拔毛’。现在,有人说你是黑司令,我不高兴。我说是红司令、红司令。没有朱,哪有毛,‘朱毛’,‘朱毛’,朱在先嘛。如果司令都黑了,我这个当政委的还红得了吗?”


得到了主席的背书,想必朱德当时的内心要比看到朱像挂满大街小巷踏实得多。


【主席像的新邻居们】


自从朱像“搬家”后,毛像周围的邻居就只剩下外国人了。


今天的中国人很难想象没有挂领袖像的天安门是什么样,但1949年之后,每年的“五一”和“十一”,天安门城楼中央才会挂起毛像,其正对面会摆放相同尺寸的马恩列斯像,文革前的天安门城楼在非节庆日是不挂领袖像的。


文革前没有挂领袖像的天安门城楼


1953年斯大林去世,天安门城楼在其追悼会上竟破天荒地挂上了斯大林巨幅黑白画像,这也是具有国家象征的天安门第一次挂外国人像。


斯大林去世时中共在天安门举行了追悼会


但斯大林逝世三年后便遭赫鲁晓夫无情批判,当这位领导人明确表示苏联不再悬挂斯大林像时,毛泽东也曾表态反对个人崇拜,要求彻底改变延安时期悬挂领袖像的做法,对在世的中共领导人不再挂像。


然而对于最早的那五位革命家和他自己,毛泽东则用无奈的方式破了例:“天安门前的那五个死人——马、恩、列、斯、孙的像,和一个活人——他叫毛泽东——的像还挂着。挂就挂吧。”


从那以后,只有毛主席一个人才有被挂上天安门城楼。


但在其他场合,毛的领袖像旁边又先后崛起了新邻居:刘少奇和林彪。


左:1959年10月1日的《人民日报》

右:1967年十一国庆节的新闻图片


1959年4月,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这位后起的权力之星在领袖像上人气超人。据出版部门数据,1959年刘少奇任国家主席,印像400万张,超过同年印毛像的一倍。1960年毛像一张未印,61年仅印三万张。


在中国最重要的政治晴雨表《人民日报》上,1960年开始“刘主席”出现的次数就逐渐超过“毛主席”,好在1961年毛主席通过通过大量吟诗作赋——他在这年的诗词产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多少在大众传播中扳回一些存在感。


1959年10月1日,刘少奇与毛泽东一起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1962年1月的七千人大会后,毛主席宣布退居二线研究理论,除了节庆时天安门城楼这块自留地,毛主席像在所有地方都被刘主席像全面超越,到了1963年,《人民日报》上已经很难见到毛主席的消息。


毛主席很难像1961年那样保持诗词的高产——毕竟总是写诗会让本来就分不清党主席和国家主席的老百姓对党主席的职能产生困惑,好在主席的毛笔字不错,于是他大量题词,这比写诗容易多了,从1963年3月题词学习雷锋始,到1964年国庆前为全国党报题写刊名,他创造了一个题词的高峰。


从不为自己过生日的毛主席,1964年邀请各大区书记、劳动模范以及军代表参加他的私人宴会,并在会上表达了自己对于“修正主义”的不满。


当人民群众发现原来睡在毛主席身边的赫鲁晓夫竟然是如日中天的刘主席后,他便彻底消失了,1967年国庆节,全新的毛主席像悬挂上天安门城楼后,就再也没有摘下来。


但毛主席在《人民日报》上又多了一位新邻居,林彪作为副统帅、党章中的接班人也曾与毛主席一同出现在画像上。


——但是,毛主席是个伟大的预言家,历史果然应验了他关于领袖像那句“五个死人一个活人”说,1971年9月13日,林副统帅丧身温都尔罕,再没有活人再可与主席抢版面了。


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继任者华国锋无需担心与伟大领袖的“邻里关系”。他自作主张效仿斯大林,将自己年轻的照片和毛像并列起来,而且还参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给自己命名为“英明领袖华主席”。


1977年,华国锋与毛泽东的画像曾短暂并列


但华主席与毛主席只当了很短的邻居,随着邓小平出山主持大局,悬挂领袖像的问题也接近尾声,天安门上城楼上永久悬挂的主席像保证了毛主席的基本待遇,但其他场合从此不再悬挂领袖像。


1989年,中共中央最终决定,“五一”和“十一”期间将不再悬挂马恩列斯像。至此,毛泽东像的“邻居”就只剩下孙中山了。


版权声明

大象公会所有文章均为原创,

版权归大象公会所有。如希望转载,

请事前联系我们:

bd@idaxiang.org

知识 | 见识 | 见闻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65

Trending Articles